Search


台灣現代詩的開拓,與有功者頗多,「藍星詩社」總不會被遺漏。此一沒有固定理論和絕對信條,崇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台灣現代詩的開拓,與有功者頗多,「藍星詩社」總不會被遺漏。此一沒有固定理論和絕對信條,崇尚自由創作,強調個人風格,具有沙龍精神的現代詩社,如今已成為一個傳奇。發起人之一的覃子豪更因其個人的創作魅力,對後進的栽培提攜,而有「詩的播種者」、「台灣現代詩之父」之譽。
1963 年,詩人以 52 歲壯齡病逝,友人倡議出版全集,而於1965、1968、1974 年陸續出版三冊包括第 1 輯:詩;第 2 輯:詩論;第 3 輯:譯詩及其他。精裝限印 1000 部。日後成為有志於現代詩創作或研究者極力蒐羅的珍品書籍。難得之至,絕無僅有。
另一小冊為詩人於民國 47 年 1 月出版詩論《詩的解剖》後,隨即簽贈當時年輕詩人方思者,意義格外不同,且為『藍星詩叢』最早一批,珍貴可知也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台灣有什麼?1980年代,台灣錢淹腳目,台灣「樹小牆新畫不古」,台灣人四處點鈔搜購深藏…… 30年河東之後,台灣樹大了,牆舊了,畫已古舊,錢流改道西去,台灣還剩下什麼? 「價格」跌落之後,「價值」漸漸顯現。台灣小而美,小是我故意的;美是多元豐饒所造就。 島嶼這樣,閱讀這樣,藏書也是這樣。別人藏的是價格,我們藏的是價值;別人要的是千山萬壑,我們求的是春風似友。 作為一種知識的載體,藝術的實體,文化的微物,書籍自有其迷人魅力,藏書文化的積累,紙本書的慧命延續,此正當此時。 春風似友冊為媒。人間猶有未讀書。
古籍·展覽·拍賣
View all posts